近日,公共管理学院向敬伟副教授等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“Understand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farmland use functions: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”的论文。
文章指出,耕地多功能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、社会经济稳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,研究耕地多功能利用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促进耕地高效利用、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论文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仙居县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施甸县为例,采用TOPSIS模型计算综合功能得分,比较分析了2000-2020年两县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和驱动机制,提出了耕地利用功能转变的发展策略。研究发现,两县耕地多功能转化存在显著的异质性。施甸县经历了轻度退化、波动发展和快速改善三个转型阶段,仙居县经历了轻度退化、快速改善和差异化发展阶段。社会发展需求、资源禀赋制约、多元主体行为以及政策制度实施共同推动了耕地利用方式的转变。通过推动开发资源潜力,可以缩小两地区发展差距。本研究为缩小区域耕地效益差异、促进耕地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,为区域协同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。
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已被国际重要权威数据库SSCI收录,位列中科院JCR期刊分区社会学和地理学类Q1区。
文章链接: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743016725000828?dgcid=author

图1 基于人地关系的耕地多功能转型理论框架

图2 施甸县(A)和仙居县(B)耕地利用功能转型阶段

图3 耕地利用功能转型驱动因素比较
(通讯员:吴海文 审核:龚健)